留學申請-選校?
這篇文主要會從興趣、排名、金錢考量去介紹我是如何選擇學校的,同時也算是建立方向的第一個步驟,相信大家都會有類似的煩惱,申請的路上非常枯燥乏味,因此一邊努力準備一邊記錄這段歷程!
依興趣
沒有興趣,你還念得下去嗎?
前陣子在選擇program時,我不斷地用這段話催眠自己,碩士很可能就會是自己的最高學歷了,幾乎等同於決定了你未來甚至是一輩子的職業?
興趣不一定能當飯吃
而這段話是我在最近一年超常聽到的一段話,可能由於是我就讀的科系屬於跨領域的科系,絕大部分的同學朋友(70% up)選擇研究所攻讀電資,也是發現自己熱愛的領域在國內發展很差才毅然決然有留學的念頭的…
依排名
講白一點,大部分的人總是崇尚著往最頂尖最有名的學校就讀,但伴隨而來的是非常高的門檻,但也有另一派人認為排名是只有亞洲人在重視的東西,對於實質就業沒有甚麼幫助。
而我個人是覺得目標是要在國外工作的話,那不用太在意排名這種東西,focus在地區可能會比較有幫助;但若是想做研究、擔任教授,那排名就相對是一個非常較重要的指標了!
依金錢
通常一聽到出國念書,大部分的人第一想法應該都是"哇!好有錢"之類的吧,而絕大部分的學校及地區都會有高額的學費、生活費沒錯,像是英美的學費及生活費就的確是很誇張的高,以ICL為例好了,光學費一年就要30000英鎊左右了更不用說倫敦的物價......甚至有聽說美國某些學校一年學費要到接近50000美元。
但也有很多地區以留學而言是非常便宜的喔~像是歐盟的一些國家,大學的學費是免費的(ex.德國、北歐某些學校),也很多區域學費非常便宜(ex.瑞士),唯一差別就只有生活費了,但一般而言學校都會有非常多獎學金能夠申請,因此留學貴嗎? It depends.
My choices
照著以上的邏輯,先從自己想繼續攻讀的領域去找學校,發現目標後;再從可接受的排名中去交叉選擇後就大約只剩10個左右的program囉! 而金錢則是看有沒有拿到Scholarships 之後再去做最後的Decision囉!
而當然也需要符合各學校所列出的最低需求,PTT study abroad、一畝三分地都是非常適合了解自己大約能申請到那些學校的地方喔~
大概知道自己的段落之後,大概可以挑出3個左右的夢幻志願(dream),再來就是一自己大概的區間挑3–6間學校(competitive),最後也放一些保底可接受的學校約2–3間,當然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再去做調整,以上是我的作法也是爬文看到最多人採用的喔!
在這裡也分享一個小tip,由於申請的學校眾多,需求也大不相同,因此可以使用一些紀錄軟體來分別作表格來排列會事倍功半喔喔!!!